刘强东拍板京东生鲜实体店加速扩张

发布日期:2022-10-13 浏览次数:

dffcae2ded01ac0a550366706f3ca1ab.jpg

9月16日,七鲜超市亦庄龙湖天街店开业。与之前对JD.COM七鲜超市的印象不同,这是七鲜品牌全新升级后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。

对于整个生鲜行业来说,这一次,七鲜新店的升级版以“领头羊”的身份出现。

齐心店规模很大,仅室内面积就有6000平米。走过长长的七鲜新店,感觉走在一条逛不完的购物街上。久违的熟悉的线下购物体验,是其他普通超市无法企及的。

齐心店与其说是生鲜店,不如说是生活大卖场。包含生鲜、熟食、饮料、美食、书籍、母婴、家居等不同品类,打造全新的“一站式概念生活领域”。

除了推出莫夫甜品、贾功夫料理、小罐茶等知名品牌,七贤超市已经有了自己的“网络名人”产品。比如云乳老饼,秘制黑胡椒烧鸡,藤椒小龙虾等。在七贤超市一直有很高的人气。毫不夸张的说,很多人去七贤超市都是为了这些东西。

不难看出,祁县在借鉴“前辈”经验的同时,已经在打造差异化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,这一点很重要。这可能也是生鲜热度下来,祁县要“抄底”生鲜市场的主要原因。

俗话说,换刀如换刀。自2021年初,原沃尔玛华东区运营副总裁郑峰加盟JD.COM七贤超市,原本战略收缩的七贤超市明显提速。

2018年5月,在JD.COM进入生鲜市场后不久,王孝松是当时七大生鲜业务的负责人。对于未来,王孝松当时非常乐观。他曾宣称,2018年底七贤要开50家店,2023年全国1000家店。

一年后,王孝松不再是七鲜食品的负责人,王晶取代了他的位置。王晶此前担任物美商业高级副总裁和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。他积累了多年的超市运营经验,是业内公认的专家。

王晶成为七鲜掌门人后,推行OFC模式,这是一种集零售、餐饮、酒吧于一体的商业模式。很有创意也很可行。但是,人算不如天算。2020年初以来,外部环境突变。依靠线下经营的7家生鲜超市经营困难,开店步伐基本停滞。到2020年底,全国只有20多家门店。

组织架构,为了提高运营效率,祁县的组织架构变得扁平化。用郑峰自己的话说,作为七鲜的总经理,他和七鲜的经理之间只有一层汇报关系,让他随时了解超市的最新动态。

战略上,根据不同区域,确定南方的大湾区和北方的京津冀为核心发展区域,优先发展这两个区域,其他区域可以精简,一定要发挥出最好的战斗力。

在创新模式上,根据不同的店铺规模制定不同的玩法。比如4000平米以上的门店采用“七鲜plus”模式,与其他品牌合作开店时采用“七鲜inside”模式。在郑峰寄予厚望的“七鲜3.0”模式中,除了购物,还将增加家政、汽车、照顾父母等附加服务3354。从“七鲜3.0”模式的设计我们不难看出,美国超市巨头好市多。

在“低调”了一年之后,在新掌门郑峰的带领下,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扩张,到2021年底,七鲜超市已经在全国10个省13个城市开设了42家门店,其中北方18家,南方11家。

也就是说,仅2021年,七贤超市就新开了20多家门店,这是过去三年的门店总数。按照这个发展速度,到2022年底,七贤超市的门店将超过70家。

收入方面,在

利润方面,连续三年营业的7家生鲜店实现盈利。放眼整个生鲜行业,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。

从整体业务增长和盈利模式来看,七贤超市是整个生鲜市场最接近成功的。这也让郑峰更有信心:未来五到七年,七贤超市将位居中国连锁零售行业第一,与华润万家、沃尔玛、永辉比肩。

这也意味着,在保守估计线附近,中国7家生鲜超市的数量将达到300家以上。

当然,这是一个360线、各行业都在竞争的时代,生鲜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。

相对而言,七贤超市进军生鲜市场并不算早。2018年初,七贤超市开设首家线下超市时,阿里巴巴、永辉、苏宁已经在生鲜行业形成规模效应。当时阿里新零售标杆盒马已经在全国开了近30家店;其次是永辉,在全国拥有20个超级物种。

相对而言,进入市场较晚的祁县当时并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,规模经营根本无法进行。

近几年开始新零售业态的盒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,而是一直在尝试通过新的业态寻找更多的可能性。这些年来,除了盒马生鲜,盒马X社、盒马邻里、盒马驿站、盒马mini等10多个业态相继出现:在盒马的战略规划中,任何一个或几个业态都会给阿里巴巴带来一整个晴天。

在盒马的“逼迫”下,七贤也尝试了卫星店、七贤生活、与其他品牌合作、七贤plus等不同模式。

当然,对于祁县来说,战略上,JD。COM在生鲜市场的投资将持续下去。因为生鲜本来就是刘一手提拔起来的项目,刘也曾说过自己对生鲜的重视:“生与死,在此一战”。所以,七鲜完全可以通过专注生鲜超市领域,利用京东的优势,走差异化发展路线。COM自身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优势。

请进
提交留言